2008-07-14 工商時報 【王中一/台北報導】
深耕「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領域3年的永光(1711),傳出接獲此一產業龍頭廠商「G24i」的10餘公斤、價值達4億元的訂單,產品涵蓋染料、二氧化鈦和電解質等三大關鍵性原料。由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不受多晶矽缺料影響,應用面廣且製造成本低,被視為下一個明星產業。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係由Michael Gratzel團隊開發成功,目前主要由英國的G24 Innovations(G24i)所主推。而日本科技巨擘新力(Sony)在5月底也宣布投入後,更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陣營的聲勢大振,正式引起市場關注。
不過,對於市場傳聞,永光發言人蔡瑞安嚴正否認,他說「G24i」推出太陽能充電器,並不會跳過原本的合作對象而與永光合作,因此外界的說法為誤傳。
從原理和製造方式來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完全不同於傳統的結晶矽和近期竄起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簡單來說,前者是在二氧化鈦的材質上,塗佈一層功能類似「葉綠素」的敏化染料,會吸收光源而產生電子,之後透過電解液的方式還原而重複發電。重要的是,染料敏化的生產線類似織布機,可快速生產、輕易裁切,也不需要無塵室,在生產效率和成本上擁有極強的優勢。
在產品特性上,染料敏化電池具備可撓性,因此可應用在衣料和建築外牆上,甚至因為可受光性範圍更廣,而可在室內使用。若以轉換率來看,則可達7%以上水準,與目前薄膜製程相當。
目前永光具備的優勢,在於該公司是繼Solaronix和Dyesol之後,全球第三家成功開發出相關染料的廠商,甚至還能生產另外兩項重要的原料二氧化鈦和電解質,以「一次購足」作為訴求。而市場傳出,永光已經接獲G24i的10餘公斤、價值高達4億元的合約,以該公司單月營收6億多元來看,此筆訂單貢獻可觀。
更重要的是,永光藉此在市場成功卡位,未來可望成為國內或亞洲有意發展染料敏化電池者,採購的首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