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裡記了什麼?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解讀進出口統計的真相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6.11 03:14 am

財政部周一公布5月進出口統計,5月出口161.7億美元,創近半年新高,進口也連續第五個月增加;儘管與去年5月比較,分別負成長31.4%與39.1%,但均較1—4月跌幅減緩,顯見對外貿易已逐漸好轉。經濟部國貿局亦分析指出,觀察1—5月出口情形,我對外出口動能恢復狀況良好。這是官方的解讀,但我們進一步分析,發現財政部及國貿局祇說對了一半,無法讓人了解當前對外貿易的全貌,今天我們將就另一面來解讀,以補其不足。

5月出口與去年同期比較,其降幅雖較前四月減緩,但31.4%的萎縮,不論對產業、對企業、對就業、對整體經濟都是極大的傷害;所得降幅減緩,祇是在谷底震盪,有何好轉可言?而且在此艱困時刻,新台幣升值,致使以新台幣計的5月出口,還低於3月出口,出口動能是否真良好恢復,尚待進一步觀察。

台灣出口與亞洲其他三小龍比較,1—5月台灣出口衰退35.1%,較同時期韓國出口衰退24.6%,惡化程度超過10個百分點;因港、星目前祇公布1—4月出口統計,分別萎縮20.5%與32.8%,而台灣1—4月出口萎縮36.0%。顯然台灣又是敬陪末座。這不是關起門來說好轉就好轉,需要打開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才能看到「真相」。

台灣5月總出口之所以創半年來新高,完全是對中國大陸出口逐月大幅上升所致,對大陸以外國家與地區出口仍然停滯不前。尤其對歐、美等高度工業國家出口,不僅沒有好轉徵兆,反較1月及3月都衰退,對美出口更較3月衰退近10%,除顯示歐、美經濟還在谷底徘徊外,台灣出口產品在歐、美及日本等高度工業國家進口市場占有率每下愈況,更需要檢討改進。

台灣5月對大陸(不包括香港)出口較1月增加一倍,顯現大陸家電下鄉擴大對台採購的貢獻;但亦是1、2月對大陸出口大幅衰退50%,基數過低所致。因之台灣產品在大陸1—4月進口市場占有率,仍自去年同期的9.75%降為8.07%,但韓國產品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未降反升,而自10.03%升到10.43%。在此波全球經濟大衰退中,國際市場競爭較前更為激烈,儘管大家對今年下半年台灣經濟轉趨樂觀,目睹此一情勢,能不對台灣未來出口市場的擴展擔憂?如何扭轉此一情勢,提升出口競爭力,已刻不容緩。

在進口方面,不論5月或前四月進口衰退幅度都大於出口,致出超不斷擴大;1—5月出超較去年同期擴增1.1倍,讓不少人沾沾自喜,以為出超的擴大代表外需增加,經濟應不致太壞。豈不知今年首五月進口大幅萎縮,其中農工原料進口幾乎腰斬,除原油等價格大跌外,亦表示今後短期內出口及內需不振,無需大量進口農工原料的影響;而資本設備進口大幅衰退44.3%,顯現國內投資的嚴重萎縮;至於消費品進口,在第一季時減少12.5%,4—5月更減少17.8%,今年內民間消費成長率要由負轉正,難矣!

根據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經驗,出口及投資大幅增加是經濟繁榮的保證,而今不但出口、投資大幅衰退,消費也在萎縮,單靠股市的支撐豈能帶動景氣的全面復甦?

以上的解讀,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根據官方的正確統計,作客觀全面的剖析,讓國人了解當前對外貿易的「真相」,避免被誤導。

【2009/06/1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光電大未來-光電新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