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裡記了什麼?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DRAM市場亟需整併 但無人發難 競合撲朔迷離

我也是這麼認為...不過我手上還有茂德股票未出清完畢啊...

這段時間應該還有一次機會,耐心等待吧...

鉅亨網編譯趙健君.綜合外電
2008 / 04 / 07 星期一 20:40

每個人似乎都同意,記憶體市場需要另一波的整併 ,但儘管虧損擴大以及現金流量轉為負值,至今仍未有 領導廠商表達退出市場的意願。

分析師和產業人士都持有這樣的看法,如果有一家 以上的DRAM、NAND、和 NOR記憶體供應商退出,過度供 給和價格大跌的情況就會逐漸紓緩。

不過,共識也僅止於此。哪些公司應該放棄記憶體 市場,眾說紛紜。而且所有相關公司都積極保留現金及 壓低成本。

Micron Technology Inc. (MU-US)董事長兼執行長 Steve Appleton表示:「我認為產業必須進行重整。產 業不景氣的時間愈長,整併的可能性就愈高。」

當然,Appleton並不認為Micron會退出記憶體市場 ,也不預期會被同業收購。相反地,如果有機會, Micron有興趣參與購併。

雖然Micron上年度 (至今年2月止)虧損逾10億美元 ,Appleton認為公司有足夠的資金,安然渡過目前市場 的動盪。他說:「我們擁有約19億美元現金,短期內無 籌資的需要,公司體質良好」。

Micron的財務狀況可能比同業要好一點,但恐怕很 少人同意他「體質良好」的說法。雖然最近幾年每年營 收都有成長,但到2007年 8月30日止的年度毛利已降至 19%,低於2005年度的23.5%。

此外,儘管Micron積極削減成本,上季(12-2月)的 毛利率仍滑落到 -3%,這意味著,Micron和其同業一樣 ,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的售價已降至生產成本之下。

Micron全球銷售部門副總 Mike Sadler表示:「雖 然我們有良好的業務執行能力,並降低了銷貨成本,但 價格環境不佳壓縮了營運績效。」

很不幸,這也是記憶體市場的整體趨勢。過去 3年 ,記憶體製造商在價格重挫和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下, 能做的都做了。它們削減營運成本、改善生產效率、採 用最新製程技術以維持競爭優勢。

這些措施無法改善廠商的虧損,或甚至協助公司取 得價格槓桿。許多 OEM廠商都能以低於製造商生產成本 的價格取得記憶體產品

事實上,兩位數的跌幅已成產業的正常狀況,包括 DRAM和NAND。生產成本下降也沒有太大幫助。

在資本密集的記憶體市場,維持正值的現金流量對 廠商保持資本支出的要求相當重要。無法遵守借款條件 的記憶體公司可能被迫清算、與同業合併、或分散產品 組合。

此外,投資人對市場慘烈競爭的疑慮,在過去 6個 月大幅壓低了大部份記憶體公司的股價,限制了它們透 過增資籌措資金的能力。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分析師王安亞表示,許 多台灣記憶體製造商就是如此,他認為亞洲有幾家DRAM 公司已無法履行了借款條件。

他說:「台灣所有DRAM製造商(除了華邦電)第 2季 的負債權益比 (debt/equity ratio)恐怕無法達到150% 的要求。隨著利率上升及本益比降低,台灣DRAM公司已 失去證券市場的籌資管道,也將失去債券市場的籌資管 道。」

王安亞認為,南亞科技 (2408-TW下單)、華亞科技 (3474-TW)、和力晶 (5346-TW)因具業務規模及合作夥 伴,可望長期存續。股價低於重置成本的公司,像茂 德 (5387-TW)「應考慮退出記憶體市場」。

他也建議華邦電 (2344-TW)應以12吋晶圓廠換取其 他DRAM公司的股權,然後轉型為無晶圓廠的設計公司。

其他承受類似壓力的DRAM公司,像Qimonda(QI-US) 亦可比照辦理。 Qimonda在股價大跌後,市值降至14.3 億美元,僅剩 1年前的1/4。

Micron市值達48.6億美元,而且資金充裕,公司高 層認為,應可持續營運,直到1、2家體質較疲弱同業退 出,記憶體價格回升。

沒有留言:

光電大未來-光電新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