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這麼久各國政府寅吃卯糧的經濟政策,總算有人開始說儲蓄是美德了... 一直以來偉恩的想法就是與其鼓勵並刺激消費不如先鼓勵儲蓄改善個人經濟狀況,待個人經濟狀況獲得改善後消費自然便會產生,這一定需要時間的發酵,但未來所出現的消費都將會是"真實"的...
有興趣者可參考偉恩在去年10月的筆記。
*******************************************
2009-04-23 工商時報 【本報訊】
美國企業已於上週展開第一季的財報熱季,在S&P500大企業已公佈的52家公司中,有62%優於市場預估,尤其是高盛、摩根大通與花旗銀行等金融業的表現全面改善,而英代爾、谷歌與GE的獲利亦優於預估。然而另一方面,已宣告破產或面臨破產危機的企業也不在少數。因此企業的表現可謂「喜中帶憂」。另外最新的經濟指標,也是好壞參半,例如3月份零售額與新屋開工均意外下降,但每週首度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則已連續兩週減少,4月份上半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亦回升到去年9月以來的最高點,此又可謂「憂中帶喜」。政府官員對經濟的談話,既語帶鼓勵,又異常保守;而經濟學家與市場分析師的看法,則無論是悲觀或樂觀,均不離「審慎」二字。
面對當前「憂喜參差」的個體與總體經濟信號,各大研究機構所做的經濟預測數值,坦白說只能做「參考」而已。要觀察美國經濟動向,必須先了解此番經濟衰退的本質以及病根所在。美國政府雖然已投入大量的資源來拯救經濟,但政策目標能否對症下藥,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政策的回應態度如何,才是研判景氣變化軌跡的關鍵所在。
經濟衰退的一般性表象,便是需求不足,導致物價下跌,企業營運困難,於是關廠裁員,失業因而增加,所得下降,而需求更弱,由此呈現惡性循環。然而在本質上,卻可分成「流量」與「存量」兩種模式。「流量型」的衰退,是由實體經濟部門的投資過度,生產過剩,使供給大於需求所造成,此時經濟體系本身能夠發揮自我調節的機能,一方面因投資與生產減少使供給下降,另方面又因價格下跌使需求回升,於是經濟又告復甦。由於投資與所得均是一段時間之內的「流量」,因此在經濟衰退期間雖然所得減少,但對社會長期累積的「財富」卻衝擊不大,民眾也可以動用以往的儲蓄來緩和因所得減少而對消費的影響。因此一旦投資回升,經濟便會開始復甦。這也就是過去常見的V型復甦。
然而此番經濟衰退卻是屬於「存量型」,根本上係肇因於金融危機,造成金融資產與房地產價格下跌,而使社會大眾多年來所累積的「財富」嚴重縮水、消失,甚至還要承擔龐大的負債。如此一來,需求便受到所得減少與財富縮水的雙重影響,而使經濟衰退的程度更為嚴重。等到景氣復甦時,大眾的所得雖將增加,但必須先用來償還負債,或是重新建立財富,致使復甦的力道不足,而調整的時間也將拖長。經濟學大師克魯曼說得好:「要出現V型復甦,則必須有相當多的追補性需求(pent-up demand),但我們有的卻是追討性負債(pent-up debts)。要處理完壞帳,得花數年的時間。」換言之,未來能夠出現U型復甦,已屬不易;更不能排除發生W型的「二次衰退」,甚至L型長期停滯的風險。
過去的經濟法則是「高消費創造高成長」,因此在發生經濟衰退時,政府便會採取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來刺激消費。然而在處理當前「存量型」的衰退之際,如果仍固守此套理念,則在消費回升後雖能使經濟出現短暫的復甦,但因民眾的負債並未減少,且財富亦未重建,因此等到各種政策招式用老之後,經濟又會落入「二次衰退」。既然在復甦的過程中,必須先經歷償還負債與重建財富的階段,因此大家對經濟指標的解讀,也應有更深一層的看法。例如每月公佈的國民所得與消費支出數字中,如果出現所得增加而消費減少,或是每月的零售額減少等「流量」下降的現象,這只是短空,因為這代表儲蓄增加,有助於減少負債「存量」及重建財富「存量」,所以是長多。新屋開工減少,也只是短空,而成屋銷售增加則是長多,因為這代表住宅的「存量」將會減少。當然,如果貿易逆差能夠持續減少,更是絕對的長多。
長久以來,「儲蓄是美德」一直是經濟學界用來反諷的說法。時至今日,這句話又重新回歸到正面的意義。以當前的全球經濟衰退情勢而言,中國大陸固然靠本身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而能維持一定的成長,但真正支撐成長的實力仍是源自於以往的高儲蓄與低負債。台灣、香港、新加坡、德國及澳洲等由於高度依賴出口,因此經濟落入負成長,但仍能仰仗高儲蓄的支持,而能維持穩定局面;南韓因為外債偏高,經濟不安定性亦高。凡此皆顯示出儲蓄的重要性。事實上即便是美國,儲蓄率也由去年的負值,回升到目前的正成長5%左右。因此我們在觀察美國經濟的動向,並研判市場的趨勢時,自然應當秉持新思維來作衡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