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觀察到兩岸的新發展將會強力的衝擊該國的經濟戰略定位,除了苦思對策外與其他國家或區域的經濟合作也更加的積極,重點就是不讓南韓的競爭力與經濟戰略位置被邊緣化,反觀國內,因為許許多多無謂的政治口水反倒嚴重的限縮了自身的競爭力與發展,實在可惜...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朱小明/綜合外電】
2009.06.03 04:14 am
南韓政府與東南亞國協(ASEAN)2日在濟州島簽署公報,完成雙方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力抗保護主義
各國領袖誓言加強經貿合作,對抗保護主義,共同應對全球的經濟危機。
經過兩天的高峰會之後,南韓與東協十國2日簽署自由投資協定,完成雙方FTA的最後一環。
南韓與東協降低商品關稅的協定已在2007年生效,服務業的交流協議也已在5月生效。
南韓官員表示,2日的投資協議因此是FTA的最後一步。
南韓與東協的FTA涵蓋6.5億人口。南韓政府希望,雙方的貿易規模可從2008年的902億美元,在2015年時倍增至1,500億美元。
地主國南韓的總統李明博說:「韓國與東協在今天邁進另一大步,成為真正的合作夥伴與永遠的朋友。」他預測,當2015年東協整合成為單一共同市場時,東協可望「在規模上與經濟區塊的重要性上,超越歐洲聯盟」。
東協輪值主席、泰國總理艾比希稱讚南韓是東協最有力、最活躍的合作夥伴之一。
李明博並宣布,到2015年將把對東協國家的政府開發援助(ODA)規模增至3.95億美元,是目前援助規模1.55億美元的兩倍以上,並將對東協國家提供更多技術援助。
發展區域債券
南韓與東協並呼籲加強亞洲的區域債券市場,好讓亞洲大批儲蓄能夠找到管道,投資在地的發展計畫。
李明博積極推動與美國、歐盟、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抗衡經濟衰退的壓力。
南韓經濟去年第四季萎縮5.1%後,今年第一季意外達成0.1%成長。
東協是南韓第三大貿易夥伴與第二大海外投資市場。去年南韓對東協國家出口額達490億美元,進口410億美元,雙邊貿易成長達25%。
面臨中日競爭
經濟學家指出,南韓和東協的自由貿易協定是明智的作法,起步甚至有些嫌晚。東協國家潛力雄厚,在全球金融風暴中,東協有數個成員國的表現優於許多國家,未來可望維持成長,是南韓未來出口市場和投資的重要目標。
但南韓也面臨中國與日本的競爭,中、日都承諾提供東協國家金額在數十億美元的金融計畫。
【2009/06/0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