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裡記了什麼?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油價大漲的元兇

最近最熱的民生新聞仍然是價格持續高漲的石油,最常聽到的原因不外乎是美元的走弱、國際投資客的炒作以及國際原油需求大於供給...不過最近沙烏地阿拉伯已宣佈要增產可是油價為什麼仍居高不下呢?其實最大的原因很可能是各國政府對油價的補貼政策,有台灣先生之稱的古月涵在第599期的今週刊有一篇文章探討油價大漲的原因,摘錄於此供大家參考。

是什麽原因讓油價漲個不停? 最常聽到的答案是投機客和避險基金。 各國政府指責投機客炒高油價,傷害民生經濟。 儘管「投機客」呼之欲出,卻沒人知道他姓誰名啥,所以也不會有人回應指控,政府自然樂得繼續把油價的問題推給「投機客」們。

不過投機客至少不會是金融市場機制崩盤的元兇,他們頂多是善於判斷行情的傢伙。 如果他們真的買了大批原油又未在市場釋出,不論存放在油槽或油輪的庫存,一定會有記錄;但目前看來,全球原油庫存仍低,顯示投機客所購買的原油,已被市場消化了。 根據摩根士丹利估算,全球有一半人口在享受用油補貼優惠,估計全球有四分之一的汽油,是以低於市場行情出售。 全球最便宜的汽油在委內瑞拉,每公升只要五美分;相形之下,中國每公升的79美分就貴多了,更別說美國的1.04和德國的2.35美元了。

這意味著,原油,甚至所有商品的市場機制並未發生作用。 以正常狀況而言,商品價格上漲,需求便會滑落,進而壓低商品價格。 過去二年,歐美用油占GDP的比重持續下滑;但在亞洲及許多新興經濟體卻並非如此,因為他們普遍享有用油補貼,多呈現消費領導價格的情形。 當國際油價上漲,拉大和國內固定油價的差距時,政府的補貼成本愈來愈高,部分政府受限於預算,不得不提高油價。 印尼政府五月下旬便宣布油價調漲30%,台灣則漲了13%,斯里蘭卡漲24%。 目前馬來西亞是全球用油補貼成本最高的國家,今年估計油價補貼將高達GDP的7%;也因為管製油價,馬國是全球32個新興經濟體中,通脹率最低的國家。 但面對漲個不停的國際油價,馬國政府打算減少部分補貼;而油價補貼佔GDP2%的印度,也準備跟進,削減補貼。

全球用油需求受衝擊最大的國家應是中國。 08年初,中國開車族的用油成本還和美國差不多,但現在美國汽油價格已上漲33%,中國仍不動,零售價已比美國便宜四成。 主要是由國營石油公司吸收成本,但大量虧損逼使石油公司減少供油,部分省分甚至鬧油荒。 但中國政府仍不太可能立即調升油價,畢竟用油補貼佔中國GDP不到1%,而且中國預算盈馀豐沛,負債低,還有能力負擔用油補貼。 預期至少在食物價格大漲所造成的通脹壓力減緩之前,中國應該不會調漲油價。 在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放手讓油價真實反映行情以前,油價和政府赤字都將上升。 這就難怪大部分政府喜歡把油價大漲的責任歸咎於投機客,因為這個答案比真相讓人更容易接受。

沒有留言:

光電大未來-光電新聞整理